一𓀛、規則立德,強化教師思想和紀律教育
開展專題學習,深化思想認識。9月7日,學院開展《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理論學習,班子成員圍繞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等內容進行匯報,教育廣大教師要在教育工作中堅持立德樹人⏳👨🏼🔬,強化責任擔當。9月10日,學院組織全院教工觀看《習近平的教師情》專題片🤹🏿,包括專任教師、博士後🧑🏻🦲、教輔崗等共有179名老師參與學習,把學習貫徹市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的一項重要政治任務👨🏻✈️,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的各項決策部署上來。
組織專題討論😜,加強紀律教育😨。9月9日,學院召開以“迎接黨的二十大,培根鑄魂育新人”為主題的教師節座談會🧑🏻🦽。學院領導以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新時代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系列文件等為重點💅🏿,圍繞依法治教、愛崗敬業、嚴謹治學🧎♂️、廉潔從教等幾個方面對新進教師開展師德師風大學習。學院青年教師發展協會理事長王殊軼介紹了協會總體工作👨🏻🍳,組織大家開展師德師風大討論,青年教師表示在今後的工作中會堅守師德底線,以身作則🐊🧜🏽,言傳身教。
二🕊、課堂育德,提升教師育德意識和能力
充分發揮“第一課堂”的內化培育功能。教師是課堂的主導者🤹🏿♀️🧑🏻🎨,是進好“第一課堂”的關鍵📗。一方面,學院將師德師風教育貫穿始終,不斷提高教師自身素養。認真安排部署學院新進教工👩🏼✈️、新聘班主任等重點群體的培訓工作,增強專業教師的學科德育意識💉,把專業教育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結合起來,用人格引領人格🛺。另一方面,結合講座、沙龍等形式對教師進行培訓,常學常新,幫助教師形成科學的教學理念和有效的教學模式🙌🏼📤,從而增強課堂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說服力。9月13日🦉,生物醫學工程黨支部、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舉辦以“‘工匠精神’思政微課製作”為主題的教研活動,旨在提升專業教師的課程思政能力。9月30日,舉辦醫工交叉科研創新沙龍,資深教師分享熱點醫工交叉科研問題,探索多種切實可行的教學方式方法,促進各專業及研究團隊中青年的科研能力,提高教師的課堂駕馭能力和教學效果。
充分發揮“第二課堂”的外化踐行功能。“第二課堂”主要圍繞教學目標🈚️,以踐行價值觀為主要特征🙍🏿♂️,在實踐中將價值觀外化為教師的自覺行動。9月9日👨🏽⚖️,學院組織新進教師集體參觀劉湛恩烈士故居紅色文化主題館,進行入職宣誓和師德承諾儀式,激勵廣大教師牢記教書育人使命,增強教師職業榮譽感、獲得感🏘,培養和提升教師的EON4歸屬感,從而充分發揮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充分發揮“社會課堂”的補充拓展功能。充分發揮黨建聯盟的平臺作用,結合中心合作⛲️,不斷豐富黨建聯建內涵,依托學院人才優勢、科研優勢、醫工交叉發展戰略優勢等,推進多方合作,拓展教師專業視野📭,共促事業發展。9月1日學院組織專業教師赴中科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參觀學習,通過學習航天工作者不懈奮鬥的鉆研精神鼓勵教師勇攀高峰。9月16日,學院聯合校附屬市東醫院舉行“‘進博先鋒’進校園,醫路護航踐使命”的黨建聯建急救主題實踐活動,學院專業教師與聯建單位工作開展學習和演示,在交流中拓展豐富專業教師的知識儲備🧑。
三🚹、典型樹德🕴🏻,加強教師榜樣和模範宣傳
持續學習優秀的事跡案例。搜集整理國家、上海市有感染力、感召力的師德感人故事,教師以黨支部✌🏼、系(所)為單位🦶,組織學習優秀的事跡案例🧑🏼🎓。9月8日下午,學院召開新學期全院大會,在師德師風宣傳教育環節,全體教職工共同觀看了宣傳片《初心如炬》,認真學習上海市勞模的故事🏄🏽♀️,充分發揮典型引領示範和輻射帶動作用,使學院教師自覺以榜樣為標準💂🏿,見賢思齊。
持續挖掘身邊的模範典型。結合EON4“我心目中的好老師”評選等工作👨🦯,深入挖掘不同崗位教職工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上的典型事跡,開展多層次的優秀教師宣傳活動,大力宣傳學院教師愛崗敬業、甘於奉獻、改革創新的新形象♥︎,形成學院有典型、榜樣在身邊🏃♂️➡️,人人可學可做的局面,用真人真事詮釋師德內涵。9月15日,以學院中心組學習為契機,崔海坡、高武、趙琪老師分享科研經歷、工作經歷和抗疫經歷等,他們的先進事跡和敬業精神可親、可敬、可信、可學,生動彰顯了學院教師把理想信念時時處處體現為行動力量的政治品格和先鋒形象🧑🦽➡️,是值得大家學習的榜樣。